96针自动洗板机是一种专为酶标板清洗设计的高效实验室设备,广泛应用于医院、疾控中心、科研院校及生物制药领域,尤其在ELISA实验中扮演关键角色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自动化操作,精准去除酶标板微孔中未反应的抗原、抗体及酶标记物,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
该设备采用96针清洗头设计,可同时对96孔酶标板进行清洗,大幅提升实验效率。例如,部分型号每分钟可清洗两块酶标板,且支持单板、双板或循环清洗模式,灵活适应不同实验需求。清洗过程中,设备通过正负压原理控制液体的注入与排出,配合精密的机械结构,确保每孔注液量均匀(CV≤1.5%),残留量极低(部分型号≤0.01μL),有效减少交叉污染风险。
一、准备阶段
环境与电源检查:
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、通风良好的台面上。
连接电源,打开总电源开关。
连接管路:
将清洗液进液管插入装有缓冲液(如PBST)的试剂瓶中。
将废液管放入废液桶内,并确保废液桶有足够容量。
检查所有管路是否通畅、无扭曲或漏气。
开机预热:
按下仪器电源按钮,启动设备,等待系统自检完成并进入主界面。
管路填充(s次使用或更换液体后):
在菜单中选择“灌注管路”或“Prime System”功能,运行程序,将清洗液充满整个液路系统,排出空气。
二、参数设置与程序选择
选择或新建程序:
进入“程序设置”或“方法编辑”菜单。
可选择已存储的标准程序(如“ELISA_3次清洗”),或新建一个程序。
设置清洗参数:
清洗次数:设定清洗循环次数(通常为3-5次)。
注液量:设置每次注入每孔的液体体积(如300μl/孔)。
浸泡时间:设定注液后等待的时间(如30秒),以便充分解离非特异性结合物。
振板时间:设定振荡混匀时间(如10秒)。
吸液模式:选择两点定位吸液或多点吸液,确保残留量最小。
条带模式(如适用):若只清洗部分孔或条带,选择相应模式。
保存程序(可选):
若为常用程序,可命名并保存至程序库,方便下次调用。
三、装载与执行清洗
装载微孔板:
将待清洗的96孔板平稳放入仪器的板架中,确保板子放正、卡紧。
关闭洗板机上盖(如有安全罩)。
启动清洗:
在主界面选择已设定好的程序,点击“开始”或“Run”按钮。
仪器将自动执行:注液→浸泡→振板→吸液→重复循环。
监控过程:
观察屏幕显示的运行状态和剩余时间。
注意是否有报警提示(如缺液、废液满、堵塞等),及时处理。
四、清洗后处理
取出微孔板:
清洗完成后,仪器发出提示音。打开上盖,小心取出微孔板,避免液体溅出。
倒置沥干:
将微孔板倒置在干净的吸水纸上,彻d沥干残留液体。
五、结束与维护
管路冲洗:
将进液管放入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。
运行“冲洗管路”程序2-3次,清除残留清洗液,防止盐结晶堵塞管路。
排空废液:
清空废液桶,并清洁干净。
关闭设备:
关闭仪器电源,拔掉电源插头(长期不用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