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普天新桥技术有限公司网站!
文章详情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全波长酶标仪为何如此“与众不同”呢?

全波长酶标仪为何如此“与众不同”呢?

点击次数:1569更新时间:2017-08-14
全波长酶标仪以光栅为分光元件、以微孔板为样品载具的生化识读设备,主要用于科研领域。全波长酶标仪与传统的滤光片型酶标仪相比,具有如下优势:
一、全波长酶标仪波长选择不受限制
总体来说,滤片技术由于发展已久,配合二向色镜(其实也就是另一模式的滤光反光滤镜)等光路系统,可以满足大部分实验的需要,是日常检验的主流。
但是滤光片型仪器由于受限于滤片的波长和数量限制,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实验类型的检测需要,而且有时需要对物质的吸收、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研究,所以后来就诞生了光栅型的仪器。
二、全波长酶标仪杂光率低,波长准确性高
光栅型滤光系统俨然已经成为了目前通用性多功能酶标仪的主流,多家厂家共同努力,已经把光栅技术推到了历史新高。在光栅的众多技术参数之中,zui关键的无疑就是光栅的杂光率和波长选择的准确性了。
杂光率指得就是光源通过光栅后,得到的光线中,“不需要”的波长的光占所标称波长的光的比例,表征了滤光的纯度。由于光线干涉、衍射等的复杂性,无论使用滤光片还是光栅,杂光都是不可避免的。各种滤光技术的本质就是要想办法把杂光尽可能地去掉。一般来说,滤光片型的杂光率在10-4——10-5之间,光栅型的可以做到10-6——10-7。由于此类杂光是非特异的,而且会直接进入zui后的检测器,所以有多少的杂光就会引入多少的随机误差。在荧光等检测过程中,由于检测器存在放大效应,杂光率的干扰也会被指数级放大。因此,杂光率就是一个滤光系统的首要性能指标。
光栅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波长选择的准确性。因为很多检测是依赖于物质在某个波长的特征图谱。就像DNA/RNA的OD260浓度测定,实际检测波长偏离260nm几个nm以上的话,OD值与zui终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就会发生改变。因此,一组性能优良的光栅系统,它的波长选择准确性应该是在±0.5——1nm之间。波长偏离过大有时就会影响到zui终结果的准确性,
这两个参数可谓是光栅甚至滤光片滤光系统zui关键的技术参数,直接影响到的是得到数据是否是真正所要测量的结果,是实验结果可靠性的zui基本要求。
三、全波长酶标仪检测灵敏度高
在保证检测可靠的基础上,不同仪器的下一个差异就体现在检测的灵敏度上面,这时人们关心的就是仪器能够检测到多弱的信号。
灵敏度涉及了整个光路系统的设计和选料,很难说某一个部件会起决定性作用。但是有一点,在各种单功能检测项目中,光吸收检测用非放大型的光电二极管、荧光检测用光电倍增管、发光检测用专门设计的单光子计数光电倍增管,这三种不同的检测器是各自检测领域的优先选择。
各单项检测的*结果都是用相应检测器完成的。当然也有的仪器出于成本等考虑,用一个检测器兼容多种检测模式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完成实验需求,但是在性能上也会有所牺牲折中,无法实现各项检测都达到*化。
Copyright © 2024 北京普天新桥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